編輯方式
File:Wiki feel stupid v2.ogv
2009年4月維基媒體基金會對於維基百科可行性研究的影片,其中也有部分用戶對於編輯制度提出質疑[69
]。
與傳統百科全書相比,維基百科其最主要的特點為採取開放的精神。這意味著不論是擁有維基百科帳號的使用者或
者是其他匿名的瀏覽者,在閱讀條目的同時也可以把自己所認為適合的內容添加於文章之中;不過在一些特別敏感
或者是容易受到破壞的內容則會賦予不同程度的「保護」,藉此以暫時禁止瀏覽者對於一些文章編輯的權限[70
]。不過不同語言版本的網站對於這項政策在實施時會或多或少進行修改,例如在英語維基百科中便只有註冊用戶
可以創建新條目[71]。然而維基百科其條目內容並不會歸屬於創建者或者任何編輯者,同時也不會要求任何文
章必須給公認的權威人士進行審核;相反的,編輯者對於文章的內容和架構大多必須經達成共識以作處理[72]
。
在一般情況之下,所編輯過的文章都能夠立刻檢討與修正。一些時候編輯維基百科者可能為為條目加入內容不精確
的字句、具意識形態的偏見或者是無意意的話語,而這些編輯結果必須等待另一名編輯維基百科者發覺並糾正內容
。面對這種情況,不同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都有各自負責管理的行政架構,同時也允許針對這一現象自由地修改相
關政策。例如在德語維基百科便對條目採用「穩定版本」政策,也就是編輯內容在經過他人查閱後才會顯現給一般
瀏覽者觀看[73]。不過英語維基百科則沒有採取德語維基百科的模式,其中前者在2010年決定先進行2個
月的測試再做決定。英語維基百科的推動者希望能夠藉由「查閱更改」的方式來避免新加入的用戶編輯「爭議」內
容或者是輕易破壞文章內容,透過審查的步驟使得一般瀏覽者只會看見查閱前的文章內容。然而在這次測試後英語
維基百科社群並沒有就「暫定修改」系統達成共識,最終於2011年5月將文頁面中所有的「暫定修改」內容刪
去[74]。
維基百科其使用MediaWiki的頁面紀錄比較,其中於此可以了解兩個版本之中經過修改的頁面,其中紅色
的文字即為前後文章的修改之處。
無論是否有於維基百科之中註冊,文章貢獻者能夠藉由軟體來編輯內容。每一篇條目都有名為「歷史」的頁面記錄
著過去每一次文章的修訂,不過在針對然誹謗性內容、犯罪威脅記錄或者是侵犯版權等情況時也有可能會將過去紀
錄刪除。例如日語維基百科對於某些受到注目案件的受害者真實姓名會選擇刪除處理,甚至也會依同樣理由干涉其
他語言版本的內容[75]。不過一般編輯者也可以於此頁面的選項,撤銷有關內容的不當更改或者是恢復先前被
刪去的內容。而每一篇條目之中也會有與其相關的「討論」頁面,這能夠協調編者們針對該條目的編輯活動[76
]。另外在數名編輯者們也能夠在固定的「討論」頁面之中尋求「共識」,並常常會以投票來決定條目的內容或者
是架構[77]。
此外編輯者也可以於網站的「最近更改」處查看最近修改過的條目,藉此來了解其他參與者正在進行的工作。而一
些長期參與的編輯成員則會將他們感到有興趣的條目列入「監視列表」之中,如此一來這些用戶便能夠輕鬆地跟踪
這些條目的最新修改。許多已有一定程度發展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編輯者則往往會更常查閱「監視列表」的變動,
原因在於隨著維基百科參與人數的增長會使得「最近更改」列表項目大幅增加。另外每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會
另外有一個待巡查頁面的列表,藉此來審查新創建的條目之中是否有過於明顯的問題[78]。經常遭受到破壞的
條目則可以對文章內容申請「半保護」,這樣便只有維基百科的註冊用戶能夠編輯[79];而當某一條目過度具
有爭議性而引起激烈爭執的話,條目也有可能變成只有系統管理員能夠修改的「全保護」狀況[79]。
除了參與維基百科的志願者外,維基百科也廣泛使用經過設計的電腦程式「機器人」來糾正常見的拼字錯誤或者語
法問題,甚至有些「機器人」能夠自動分析統計數據、並以相同格式來編寫地理條目的基礎內容[80]。另外也
一些「機器人」被設計來檢測他人對於維基百科的攻擊或者破壞,除了能夠自動或半自動的修復這些文章內容外,
透過內容過濾器的設置也能夠及時警告用戶正在進行「不受歡迎」的編輯行為。而透過網路地址的鎖定,「機器人
」也能夠阻止其他用戶正在添加可能具有商業性質的廣告網頁,或者是使用魁儡帳號或IP位址來進行破壞[81
]。不過許多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在設計出「機器人」之後,必須先經過社群批准才能夠運作[82]。
條目分類
維基百科藉由MediaWiki所推出的編輯界面。
維基百科一開始所出現的條目內容大多鬆散且未經過組織,不過通常在之後便會有志願者對其進行修改,且根據內
容擴展情況和條目題材給予分類,藉由分類的方式也可以幫助其他用戶更加容易依照內容和屬性查閱每一篇文章[
83]。一篇新條目如果只有一些淺短的定義和條目連結的話,通常會將條目列為「小作品」並且要求他人協助修
改。而另一方面如果條目內容極為完善的話,則可能會另外提名為「特色條目」[76][84][85]。研究
員賈科莫·波代里(Giacomo
Poderi)便發現這類被列為「特色條目」的文章,往往是由數名维基編輯者在密集修改的情況下才能夠達成
[84][85]。「特色條目」在提名之後會由其他編輯用戶決定是否有資格,而在成為「特色條目」便通常會
輪流登上維基百科首頁上展示,以英語維基百科來說平均每天會展示一篇特色條目。然而在2010年的一項研究
報告發現,維基百科中特色條目間的文章質量始終無法一致,這使得研究人員認為維基百科社群對於條目內容的評
估其實「並無效果」[86]。
在2007年在準備製作維基百科印刷版本時,英語維基百科則決定依照當時文章質量的比例來安排各種不同文章
質量的條目刊出[87]。另外維基百科社群的數名編輯用戶也可能會自行組織「專題」,藉此一同編輯特定領域
主題的條目文章,並且藉由相關的討論頁來同時協調多篇文章的結構與用詞。
破壞行為
主页面:Wikipedia:破壞
英語維基百科上所觀看到對於條目文章的修改,可以看見右方編輯紀錄中對多孔動物門這個條目進行破壞。
最常見和明顯的破壞類型包括插入虛假資訊、廣告言語、高度黨派意見、是自我觀點的文句或者是其他類型的垃圾
郵件等,面對這些破壞行為時大多情況下維基百科社群能夠藉由編輯修改的方式刪除錯誤資訊,甚至能夠完全消除
特定頁面的破壞紀錄[88]。然而一些較為少見的破壞行動則可能更難被察覺到,這包括強硬修改成為自己喜愛
的格式內容、對條目的標題或者是分類頁面中的解釋進行破壞的頁面語義,甚至是直接修改條目文章的底層代
碼等等。
然而由於破壞的次數與可行性,使得維基百科長期以來和其他百科全書相比一直面對這個獨特的挑戰。而這也使得
維基百科被批評瀏覽者始終無法肯定自己當前的文章是否有受到破壞,在一定機會上文章可能在先前就被被插入虛
假的資訊,又或者實際重要的內容反而遭到刪除等等的破壞。前《大英百科全書》主編羅勃特·麥克亨利(Rob
ert
McHenry)便提到了維基百科面臨破壞威脅的困境[89]:
“ 到訪維基百科的條目以認識某事物、確定某些事實的用戶,就像前往公共廁所一般。他可能一眼就看到該地方
污穢不堪,這樣便會讓他知道要小心翼翼的作出判斷;又或者他看到這地方還算是乾淨,反而可能讓他產生了一種
虛假的安全感,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當然不知道在這之前有誰使用過。[90]